原標題:大亞灣區:4組設備高難度吊裝 投產后將添強勁動力
日前,一場高難度的吊裝“秀”在大亞灣石化區內上演——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州石化”)二期配套制氫設施優化改造項目中,兩臺國產氣化爐、兩個氣化框架鋼結構模塊,在12天內順利完成吊裝,它們像搭架“俄羅斯方塊”般被一一裝進煤制氫裝置安裝現場。
隨著這些設備的順利吊裝,惠州石化二期配套制氫設施優化改造項目全面進入設備、管道安裝快車道。據了解,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為惠州石化煉油滿負荷運行用氫需求提供強勁動力,降低生產能耗和生產成本,提升煉化一體化價值。
設備順利吊裝展現高難度吊裝工藝
8月30日,該項目超大超重氣化框架鋼結構模塊Ⅰ率先吊裝:它由1臺1600噸履帶式吊車整體起吊,通過精準計算與定位,框架底部16根框架立柱與標高35米層框架柱順利組對,不偏不倚不變形完成第一次挑戰。
據了解,這個氣化框架結構模塊Ⅰ長寬高為33米、26米和13米,總重量514.5噸。因氣化框架鋼結構模塊Ⅰ為上下兩層設計,鋼結構重心不居中,同時為節省施工時間與提高效率,模塊中已提前裝載8臺設備、1300米工藝管道、160臺閥門及電氣照明設施。為確保吊裝成功,項目組提前組織計算,確定12個吊耳錨點,確保框架起吊期間重心平穩,另外在正式起吊前安排試吊,最終實現超大超重氣化框架鋼結構模塊精準平穩就位。
在氣化框架鋼結構模塊Ⅰ中有兩處空位,9月8日,兩臺氣化爐同天完成吊裝置入,就像為煤制氫裝置“植入”了兩顆強力“心臟”。據了解,氣化爐高25.7米、直徑4.05米,單臺凈重268噸。在當天吊裝現場,氣化爐通過“單主機抬吊遞送法”,由1600噸履帶式起重機主吊、260噸履帶吊配合,在空中優雅起升、回轉、變幅、下降,精準放置入框架Ⅰ預留空位中。
順利完成“俄羅斯方塊”的第二重挑戰項目組負責人介紹,此次吊裝的兩臺氣化爐采用了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噴嘴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該技術為世界上三大主流加壓氣化工藝技術之一,具有轉化率高、系統穩定性高等特點。
9月11日,氣化框架鋼結構模塊Ⅱ為“俄羅斯方塊”挑戰中的最后一個“方塊”,長寬高分別為33米、22.5米和14米,總重量384噸。它需要放置在搭設好的模塊Ⅰ之上,同時巧妙包裹住兩臺氣化爐,起吊高度為3次吊裝中最高,同時也需克服重心偏移問題。
中秋假期前期,項目組成員緊鑼密鼓做足吊裝準備,如期完成模塊Ⅱ中2臺設備、470米工藝管道、50臺閥門及電氣照明設備的安裝,通過準確計算與高效吊裝,讓氣化框架鋼結構模塊Ⅱ也順利坐穩現場。
項目建成后將彌補石化氫供應缺口
據了解,以上4組設備均歸屬于惠州石化二期配套制氫設施優化改造項目。隨著它們的順利吊裝,項目全面進入設備、管道安裝快車道。此次吊裝,項目組多次組織承包商、吊裝單位開展專題會研究方案,審慎分析吊裝負荷率、吊裝平衡分析吊耳設計制造、框架內工具和材料加固及成品保護措施,努力克服臺風過境和高溫考驗,確保每一項工作程序安全、質量嚴格受控。
由于2018年8月份建成投產的惠州石化二期項目煤氣化制氫裝置無法滿足下游各生產裝置滿負荷運營需求,惠州石化研究決定采用國產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對裝置進行優化改造,主要工程量包括新增兩臺氣化爐,配套新建公用及輔助工程。項目建成后將彌補惠州石化氫供應不足缺口,同時將極大降低氫生產成本,為煉油滿負荷運行用氫需求提供強勁動力,提升煉化一體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