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于9月26日星期二發布了其“凈零排放路線圖”的2023年更新版。最新版本考慮了自2021年以來的主要發展情況。
國際能源署是一個自治的政府間組織,提供世界各國最新的能源數據,并與各國政府和行業合作,共同打造可持續能源的未來。
更新后的《凈零排放路線圖》提出了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以內的全球路徑。它全面更新了2021年發布的原始報告。該路線圖是政策制定者和產業界實現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安全能源轉型的重要基準。
在過去兩年中,新版能源圖譜所包含的變化包括:新冠疫情后的經濟反彈、一些清潔能源技術的意外增長以及化石燃料和溫室氣體投資的增加。
《凈零排放路線圖》分為參與綠色能源轉型的不同經濟部門。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領域,國際能源署認為,如果所有已宣布的二氧化碳捕集能力都能實現,并且當前的增長趨勢持續下去,那么到2030年,全球碳捕集能力將達到每年超過10億噸二氧化碳,或到2050年達到凈零情景中預計的能力。
分析指出,縮短項目準備時間,特別是與二氧化碳封存開發相關的項目準備時間,對實現上述水平至關重要。預計到2050年,二氧化碳捕集總量將超過60億噸二氧化碳,其中每年有超過37億噸二氧化碳來自化石燃料和工業流程中的二氧化碳捕集。
直接空氣捕集技術的二氧化碳捕集量預計將從2030年的每年約8000萬噸增長到2050年的超過100億噸。到2050年,二氧化碳去除能力將達到每年17億噸,以實現1.5℃的全球變暖目標。此外,所有技術的二氧化碳捕集總量的三分之二預計將發生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
在低排放電力資源方面,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30年,在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的帶動下,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將增加兩倍,同時核電和其他能源也將增長。2022年,低排放能源占發電量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39%,這是全球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努力的一個里程碑。203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71%,2050年將接近100%。
到2050年,化石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減少97%,達到凈零排放,化石燃料的總供應量將從511EJ下降到88EJ。能源供應的最大降幅來自煤炭,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氣。2050年,近80%的化石燃料需求將用于非燃燒應用或碳捕集與封存。